曹魏后期,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,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了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,史称“淮南三叛”。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,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嘉平三年(251年
曹魏后期,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,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了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,史称“淮南三叛”。
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,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嘉平三年(251年),曹魏太尉王凌不满司马懿专权而在淮南筹谋起兵反抗。
但王凌还没起兵,就在司马懿的震慑下主动乖乖投降。
既然王凌明知道曹爽就是因为主动束手就擒而遭司马懿灭族,那他为何还要学曹爽坐以待毙而不反抗一下呢 一,出身名门 建宁五年(172年),王凌出生于太原祁县的世族家庭,所以自幼受到良好教育。
由于太原王氏为当时有名的世家大族,所以王凌少时就闻名乡里,被誉为才子。
王凌长大后跟随叔父司徒王允,在京城为官。
初平三年(192年),王允杀权臣董卓,掌握大权。
可随后董卓的旧部李傕等人就攻入长安,杀害王允。
王凌只得和哥哥王晨翻墙逃出长安,逃回老家太原避难。
随后王凌就因显赫的出身与才学而被太原郡推举为孝廉,出任发干县的县令。
然后王凌就因为政绩出色而升任中山太守,把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。
二,效力曹魏 建安十三年(208年),丞相曹操大力招纳人才以提升自身实力,王凌因此被征召入府担任丞相府的属官。
黄初元年(220年),曹丕称帝建魏,任命王凌为散骑常侍。
黄初三年(222年),兖州刺史王凌和征东将军张辽一起出广陵伐吴。
恰好当晚长江刮大风,将吴将吕范带领的舟船刮到北岸搁浅,王凌便率军趁机发动攻击,大败吴军。
曹丕大喜,于是封王凌为宜城亭侯、建武将军,还将他调任青州刺史。
当时青州沿海一带屡遭战乱,民生凋敝,法令不行。
王凌就发布法令,推行教化,惩恶扬善,将之严格予以执行。
最后青州大治,百姓对王凌是交口称赞。
太和二年(228年),大司马曹休因为轻信东吴鄱阳太守周鲂的诈降而率军前往接应。
结果魏军在石亭惨败,曹休只得仓皇退军。
吴军乘胜追击到夹石,王凌于是率领部下拼死作战,这才击退吴军,掩护曹休逃走。
随后魏明帝见王凌力战有功,于是将他调任扬州刺史,防范东吴。
然后王凌就把扬州治理得井井有条,获得当地军民的一致称赞。
随后王凌又调任豫州刺史,照样在当地很有政绩,获得当地民众的称赞。
三,防范东吴 正始元年(240年),王凌因为政绩优异及熟悉敌情,于是被任命为征东将军、都督扬州诸军事,全权负责防范东吴。
正始二年(241年),吴将全琮大举入侵芍陂,王凌于是率军拼死力战,击退吴军。
然后曹魏朝廷就册封王凌为南乡侯、车骑将军,以奖赏他的突出战绩。
是时,凌外甥令狐愚以才能为兖州刺史,屯平阿。
舅甥并典兵,专淮南之重……司马宣王既诛曹爽,进凌为太尉,假节钺。
凌、愚密协计,谓齐王不任天位,楚王彪长而才,欲迎立彪都许昌。
(三国志·王凌传) 正始十年(249年),太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权,曹魏大权由此落入司马懿手中。
随后司马懿为了拉拢王凌,就晋封他为太尉。
但王凌不满司马懿夺权,于是联络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,准备一起推翻司马懿。
随后二人认为皇帝曹芳已经沦为司马懿的傀儡,就决定拥立年长的楚王曹彪(曹操之子)为帝。
不久令狐愚就派使者联络曹彪,提议立他为帝。
曹彪自然不满司马懿夺权,便同意了令狐愚的请求。
可不久令狐愚就突然病逝,且王广也反对父亲王凌另行废立。
王凌无奈,只得单独筹划应对司马懿。
四,事败自杀 嘉平三年(251年),吴军堵塞涂水,王凌便想趁机讨伐司马懿,于是假意以伐吴为名,要求整军备战。
司马懿识破了王凌的图谋,于是下诏反对。
王凌无奈,于是派将军杨弘联络兖州刺史黄华,叫他随自己一起讨伐司马懿。
可杨弘、黄华认为王凌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,于是主动向司马懿告发此事。
凌阴谋滋甚,遣将军杨弘以废立事告兖州刺史黄华,华、弘连名以白太傅司马宣王。
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凌,先下赦赦凌罪,又将尚书广东,使为书喻凌,大军掩至百尺逼凌。
凌自知势穷,乃乘船单出迎宣王,遣掾王彧谢罪,送印绶、节钺。
(三国志·王凌传) 不久司马懿出兵讨伐王凌,还假意下达赦免王凌的诏书,并让王广写信劝导其父王凌。
然后司马懿就率军出其不意的到达扬州,吓得没有准备的王凌不知所措。
随后王凌抱着侥幸心理,认为司马懿已经赦免自己,而儿子也在其手中,便选择不战而降,于是单独乘船迎接司马懿,还派下属王彧去向他请罪并交出朝廷赐予的官印与符节。
司马懿大军抵达丘头,王凌于是自缚双手等在水边。
司马懿于是派人解开王凌的绑绳,还假意出言安抚,归还他的官印与符节,并派人将他押往京都。
可王凌仍担心司马懿不会放过自己,故意派人向他索要棺材钉。
司马懿听了,立即派人把棺材钉送给王凌。
王凌知道司马懿必定会杀自己,于是在项县贾逵的祠堂旁大喊说:“贾逵,只有你才知道我是大魏的忠臣啊!”随后王凌服毒自杀,临终前叹息自己年近八十,却声名俱毁。